Thursday, April 09, 2009

易經。鼎。50

《易經》 第五十卦 鼎 火風鼎 離上巽下

鼎,元吉,亨。
《彖》曰:鼎,象也。以木巽火,亨飪也。聖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。巽而耳目聰明,柔進而上行,得中而應乎剛,是以元亨。
《象》曰:木上有火,鼎。君子以正位凝命。

鼎为古代烹煮用的器物。甲骨文中有鼎字。鼎者,三足两耳,和五味之宝器也。常言三足鼎立出于此意。古谚有民以食为天。易经初期作者从卦象中想到鼎,再从鼎联想到民得其食。饱食终日,才能无所用心。民心稳定则天下太平。所以,鼎元吉亨。

初六:鼎顛趾,利出否,得妾以其子,無咎。
《象》曰:「鼎顛趾」,未悖也。「利出否」,以從貴也。

把鼎颠倒过来,鼎趾朝天,有利于清洗出鼎内的残余旧食。这样做,有如得新鼎,可以和出五味之新鲜美食。妾在妻之后。为了生儿子,迎娶新妾,这样做,无咎。

九二:鼎有實,我仇有疾,不我能即,吉。
《象》曰:「鼎有實」,慎所之也。「我仇有疾」,終無尤也。

鼎内有充实的食物。即使我仇敌有坏心思,也不能加害于我。这样吉利。现代人说的家中有粮心里不慌,就是这个意思。 成语疾恶如仇就保留了这些字的本义。疾:憎恨;恶:指坏人坏事。疾恶如仇就是: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。

九三:鼎耳革,其行塞,雉膏不食,方雨,虧悔,終吉。
《象》曰:「鼎耳革」,失其義也。

鼎有三足两耳。鼎耳掉了,鼎端不起来了,鼎内的鸡汤到不出来了,突然下了一场雨,把鸡汤淋了。真是又吃亏又后悔。但是最终会有吉祥。

九四: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
《象》曰:「覆公餗」,信如何也。

鼎足折断了,倾覆了王公的美味佳肴,弄得一地粘糊糊的东西。这样有凶险。到这里为止,以上易经的鼎讲得是用来煮饭做菜用的鼎。以下讲的是用来著作法律条文的鼎。

六五:鼎黃耳金鉉,利貞。
《象》曰:「鼎黃耳」,中以為實也。

铉本为横贯鼎两耳以举鼎的木棍。铉或以金属如铜做成,用以提鼎两耳。鼎两耳涂以黄色,木铉改为铜铉。这样做很好,但要注意保持贞洁朴素。这是用来记录法律条文的黄耳金铉鼎,所以要用黄色加以修饰。

上九:鼎玉鉉,大吉,無不利。
《象》曰:玉鉉在上,剛柔節也。

在木铉或铜铉上镶有宝玉,使鼎显得更加珍贵。这样做将会大吉大利。鼎文加上玉铉的衬托,使得鼎文的法律效果更加突出。

[今之易] 易经借用鼎说明了民以食为天和国以法为准的道理。老百姓肚子饱了,再加上国家法律的有效实施,国家的鼎盛就有了。

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